三、七旬奶奶:失聪孙儿也有翅膀(2)

板上跳来跳去,楼下的住户不干了,他执意让陈瑞娟带着孩子马上搬走,任凭她说什么都不行。那一刻,坚强的陈瑞娟流泪了,一股从未有过的无助感深深地包围了她,让她特别无奈。

遗憾的是,这次训练还是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3 上学前,她们把语数课本学了三遍

陈瑞娟的内心不再挣扎,她开始冷静下来,再一次面对残酷的现实。她想,即便宇祺没有听力,也要让他像正常人一样活着,并且好好地活着。可是要想好好活着,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化和知识,还得主动拉近自己与正常人的距离才行。于是,陈瑞娟为宇祺制订了一个目标:让宇祺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在宇祺4岁时开始了启蒙教育。她这样介绍自己的初衷:“将心比心,作为学校、老师,谁愿意要包袱呢?所以,要想让宇祺和正常孩子一起飞,就得提前训练他的翅膀。否则,就会拖累别人。”

陈瑞娟教宇祺学数学很有自己的一套:她把10以内的加减题,一组一组地排好,然后反复训练宇祺,让他从中掌握规律。她还决不允许宇祺用手指算,一定要他用心算。那时,宇祺仍在深圳某聋儿康复中心训练,乘车途中,只要遇到红绿灯,车停下来,陈瑞娟就拿出卡片,训练宇祺口算。就这样,一年下来,宇祺在公共汽车上圆满地完成了10以内的加减法。直到这时,有关“弱智”的阴影才渐渐在陈瑞娟心头消散。由于宇祺的数学悟性很好,加上她科学的训练,上学后宇祺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

由于宇祺的自身条件限制,陈瑞娟也有教不下去的时候,每当这时,她从不责怪宇祺,总是埋怨自己方法不对。于是,一个问题别的孩子一招就解决了时,对宇祺,陈瑞娟可能要用上几招才行。她安慰自己说:宇祺不能跟别人比,但要向好的靠近,同时,也不能降低对宇祺的要求。

尽管如此,教宇祺语文,还是让教了40多年语文的陈瑞娟费了不少的心思。宇祺学拼音,学生字、词组、句子,甚至学短语,都很顺利,可是到开始学写文章,问题来了。由于宇祺无法与人交流,许多情感根本无法体验和感受。没有感受,怎么写文章呢?思来想去,陈瑞娟想出一个招:她在让孩子背诵经典篇章的同时,又把孩子带到公园和动物园里,让孩子亲自去观察、感受。比如,她第一次带宇祺去海洋公园,宇祺很兴奋,看得很仔细,还问了她许多问题。回家后,她就让宇祺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喜悦心情都记了下来,于是,所见所闻+心情+经典,一篇完整的作文便这样诞生了。更让陈瑞娟惊喜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到景点游玩,宇祺都会主动拿上一份景点说明书,留着写作文时用,而这从没有人教过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陈瑞娟多次与学校的沟通,宇祺7岁时,终于如愿在布心小学上了学,并且,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就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

4 教育孩子,心要到

宇祺3岁开始学画画,至今已经坚持了11年。其中3岁到10岁这8年的每一节课,陈瑞娟都亲自陪伴在宇祺身边。“那时他小,又听不见老师说话,我就跟老师沟通,让我坐在宇祺的身边,做传声筒,老师说了什么我就再转达给他。”春去秋来,就这样,小宇祺的画画兴趣和天赋被一点点激发出来。10多年来,宇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陈瑞娟说:“残疾孩子更要自立,更要有一技之长。”但是,她认为,学任何东西都要精,要专。引导孩子学东西还要结合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认准了,再难都要走下去。“只要不放弃,就会有奇迹!”老人声音不大,但语气却非常坚定。

谈到家庭教育,陈瑞娟说,现在年轻父母动不动就用钱来奖励孩子,这非常不好。因为,钱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责任心和耐心。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流,观察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要等问题出现了,却还不清楚为什么。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