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赵静:爱有N种表达方式(2)
嘴。赵静为此创作了“顶嘴小孩和唠叨大人”的系列文学故事,用小说的形式披露孩子顶嘴背后“隐情”。
赵静说:顶嘴当然是种坏习惯。顶嘴作为一种出气的方法,带有挑战性,并常常激化矛盾。但是,如果孩子总是顶嘴成功,那当父母的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该闭嘴了。
她曾做过一个关于顶嘴的调查,有关“为什么顶嘴”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父母言而无信。答应了的事,最后反悔。
(2)因为学习。爸妈总要孩子看书,自己却想再玩一下。
(3)认为父母太霸道。比如妈妈经常教训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
(4)爸爸妈妈冤枉自己。
(5)父母对自己不信任,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只知道打击自己,而且还总是对自己大喊大叫。
所以赵静呼吁父母:当孩子与自己顶嘴后,我们这些大人,应该认真分析一下顶嘴的原因:是不是与孩子缺乏交流?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对孩子干涉太多?或者是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而我们当父母的,又未能及时纠正这种行为?
同时,赵静也告诉孩子:顶嘴不同于辩论,顶嘴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一旦习惯成自然,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最重要的是,也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会影响长大成人后人际关系的和睦。
3.关于学习 把信任交给老师
一些家长反应,老师不重视自己孩子。作为母亲,赵静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赵静的态度很坚决:把信任交给老师!赵静的儿子从一个非常普通的初中考进了北京市重点中学人大附中后,很多家长追问她:“也没看见你管孩子呀,他怎么考得那么好?我一天到晚累死累活的,和他捆绑在一起学,还是看不到希望,我都快崩溃了。”
赵静明白家长的话,他们认为从一个普通初中考入市重点,机率这么小,很不容易;另外,他们所说的管孩子,就是管孩子的“学习”。事实上,作为母亲,她所做的,就是把孩子完全信任地交给老师,让孩子像喜欢幼儿园的阿姨一样喜欢他的每一科老师。如此,一切逆反期的矛盾和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了。而她也乐得做一个轻松的妈妈,而不是疲于奔命而又出力不讨好的怨母。
回到学习问题。许多家庭出现“皇上不急,急煞太监”的情况。亲子间因此矛盾不断,赵静和孩子是否有过这样的矛盾呢?
赵静笑说,这种情况在她们家有个说法,叫:火到底上了谁的房。
小学6年,每次考试前后,儿子都跟没事人一样,赵静自己却“鞍”前督促辅导,“马”后追问分数。考低了,儿子会说:“分分分,老妈的命根!”考高了,儿子就会摆出一个功臣嘴脸:“老妈,这次我可给你拿了个高分啊!”“这分是为我拿的吗?”他面带轻蔑地回答:“那为什么你老是急赤白脸地追问我呢?”
赵静被儿子的反驳问住了。心想,对呀,考试是他的事,如果他自己着急,效果可就不一样了!晚饭后,她拨通了儿子班主任的电话,故意抬高声音地把之前老师在电话里对她说的“只要努力,就可以进前10名”的话重复地问了一遍,然后叫过儿子:“老师跟你说说具体怎么做才有可能进入前10名。”儿子极不情愿地蹭过来,拿起话筒后却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连连点头称“好”或称“是”。
从那以后,轮到赵静做完家务后,悠哉悠哉地看电视了,而儿子也逐渐减少了楼下活动,每天忙于“查缺补漏”。几天之后,儿子终于绷不住了,他对妈妈说:“老妈,离期终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你怎么不着急呀?这几天的倒计时牌怎么成了我换写了?”
赵静心中窃喜,但还是装着无所谓的样子说:“你倒计时,又不是我倒计时,我着什么急?”
“以前,你不是天天急得跟火烧上了你的房吗?”儿子对赵静“启发”道。
“老师让你争取进前10名,又不是让我进前10名。考好了高兴露脸的还不是你!对你来说,我只是一个赞助高兴的人而已。所以,你要搞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