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知心姐姐”卢勤:知心家庭幸福多(2)

选择字号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价值。为此,卢勤认为,爱他人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卢勤给予儿子最多的教育是如何爱他人的教育。儿子三岁时,卢勤抱他上公共汽车,不料腿一软,没挤上车,差点摔倒。儿子马上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啦?”她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插队时把膝盖摔坏了,抱着你上不去车。”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妈妈捶腿。以后再也没让她抱了,而且还经常为妈妈捶腿。

卢勤说,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懂得尊重,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与父母及他人沟通。但是,“商量”必须从小开始。

儿子出生那年,卢勤30岁。为了全身心地工作,她把一岁多的儿子送进团中央幼儿园全托,每周只接一次。有一次,儿子哭着向卢勤请求,能不能把自己转到每天能回家的幼儿园。卢勤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但是,她还是硬起心肠与儿子商量:“悦悦,妈妈也希望天天见到你,可是妈妈每天很晚才能下班,爸爸又老出差,你如果去日托,妈妈每天都要很晚才能去接你,你天天要等妈妈,阿姨也要天天等妈妈,不能按时回家,她的孩子也要天天等妈妈,这样做,大家都会很着急。”

“那能不能请姥姥去接我?”儿子说。“姥姥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每天要挤公共汽车去接你,妈妈和悦悦都不会放心的,对吧?”儿子听懂了,点点头说:“那悦悦就在幼儿园呆着吧,你们谁也别着急了。”就这样,上小学前他一直上全托幼儿园。

卢勤的儿子从小兴趣广泛。小学读书时,课余学过二胡、捏泥人、美术、无线电。六年级时,他装了个能收5个台的收音机,并在东城区少年无线电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没想到,上中学后儿子要去报考学校军乐队。卢勤立刻表示反对:“你干什么不好,干嘛非要去吹喇叭,高考又不考吹号!”“您先不要表态,先去学校看看行不行?您不是知心姐姐吗!”儿子执著而又幽默地说。

那天正是暑假里最热的一天。军乐班的学生正在操场上练队列。儿子从训练场上下来,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卢勤。卢勤对他说:“吹号可是个苦事,不容易成功,尤其是大号,你过去没有基础,要从头学,你有准备吗?”

“没问题,有苦自己吃,有汗自己擦。”儿子斩钉截铁地回答。“那好,路是你自己选的,你要坚持走到底。”卢勤违心同意了。

两个月后,乐队开始合奏了。那天,老师把家长都请去了。孩子们个个吹得很起劲。当雄壮、和谐的世界名曲在演奏厅响起时,卢勤流泪了,许多家长都流泪了。她们没有想到,对乐器一窍不通的孩子,短短两个月,竟然合奏得这么好!让卢勤感到惊喜的是,儿子在6年乐团的训练中,不仅学会吹奏技巧,更重要的是还培养了强烈的责任意识,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卢勤说,父母学会和孩子商量,还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高中毕业前的新年前夕,一天,儿子提出周六要和三个男生去另一个男生家住一晚上,欢度中学的最后一个新年。卢勤没有同意。当晚,谁也没说服谁。过了几天,儿子忽然问妈妈:“妈妈假如您写的书没人看怎么办?”

“那我当然会伤心的。”卢勤坦白地说。

“人家的妈妈听说我们几个要去,把晚饭都准备好了,可我们又不去了,人家不是白准备了,不是也会伤心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可学校开家长会时说了,有几个学生去别人家过夜,家长们有意见,所以不同意这样做。”卢勤又一次提出她反对的理由。

“那几个同学是事先没和家里商量好,让家长着急了,家长当然反对了。我这不是和您商量吗?”儿子耐心地解释着。

听到“商量”这个词,卢勤动心了。于是,她同意了,并嘱咐儿子早点回家。

如今,卢勤的儿子已从清华大学毕业。回想儿子成功的经历,卢勤深深感受到,父母应当相信,孩子的世界会比自己的世界更辉煌。有了这样的看法,才能平等地面对他们,真正地尊重他们,由衷地赞美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